安全警示

首页 · 安全警示 · 正文

六月狂欢季丨“安全券”快来领!“诈骗坑”记得避!

日期:2025-05-30    发布:    关注:

“安

“诈

六月划重点啦!

六月,有粽香四溢的端午节

有疯狂购物的“618”

也迎来了我们灿烂的毕业

然而,在我们狂欢的同时

骗子们也 “抓住时机”,

精心设计各种骗局。

让我们一起学习以下防诈骗指南,

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与学业前程!


一、端午防诈超“粽”要


在规划假期活动的同时

千万别忘了

骗子们可不放假哦~

(一)购票防骗

1、官方渠道购票:

端午出行高峰,请选择官方认证的正规网站、APP等票务平台购买机票、火车票,警惕第三方 “低价陷阱”,切勿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购票 APP

务必选乘具有运营资质的正规车辆,不得乘坐黑车、无牌车、超载车。


2、警惕退票骗局

一定不要轻信退票补偿钱款的短信。收到此类信息,要直接联系购票单位核实。对来历不明的电话或一些“官方客服”电话保持警惕。


(二)景区防骗

1、二手门票勿轻易购买

节假日的景区“一票难求”,不法分子会趁机在社交平台、景区周边以 “临时有事去不了”“低价转让限量票” 为由售卖无效、失效景区门票,骗取钱财。


2、不是“奖品”是“陷阱”

警惕景区的抽奖活动。在景区消费或参与游戏后,若被告知中奖,切勿轻信,很可能会被要求支付天价加工费之后买到成本低廉的“奖品”。


(三)礼盒防骗

1、快递费骗局

临近端午节,突然有自称“快递人员”送“粽子”上门,并告知需要收取“快递费”。受害者以为是亲朋好友邮寄的粽子便支付“快递费”,打开包裹却发现是空纸盒,而“快递员”此时早已不见。


2、礼盒内“刮刮卡”

粽子礼盒内惊现刮刮卡:“恭喜你中奖了,请扫码领取!”遇到此类情况务必保持警惕,切勿轻易扫码识别,避免扫描之后个人信息被盗走,账户钱财不翼而飞。



二、“618”狂欢不受骗








 6/18 

618 大促期间,

各类促销信息铺天盖地,

诈骗分子也趁机混入其中,

狂欢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哦~

(一)

伪装客服类

不法分子会伪装成平台或商家客服,给消费者发送二维码、链接等信息诱导消费者扫码或点击,从而获取消费者的财产、身份信息等,对消费者进行不法侵害。

(二)

”红包“链接类

不少消费者在朋友圈中分享红包链接,但往往不能直接领取,而是要关注并分享,或转发给好友或群。有些红包点击领取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或者跳转不明网站,此类红包一定要谨慎对待,其目的很可能是获取个人信息或窃取银行系统发送的验证码。

(三)

发放优惠类

“618”购物季,商家及购物平台会发放大量优惠券,不法分子会以发放“内部优惠券”为由,向消费者发送不明链接,诱导消费者进入圈套,从而实施诈骗行为。

(四)

快递单信息类

不法分子从未及时领取的包裹或丢弃的快件包装外壳上,拼凑出收件人的个人信息,如:姓名、年龄、昵称、手机号码、住址、爱好、消费能力等,再将收集的信息倒卖给诈骗集团,诈骗集团筛选后实施精准诈骗。

(五)

脱离平台类

不法分子以“充值”“流程出现错误”等理由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购物交易平台,进入伪造的“虚假平台”,诱使消费者通过虚假平台进行消费、转账等操作,对消费者进行诈骗。

(六)

网购退款类

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途径获得消费者个人信息,伪装成物流、平台或店铺客服,用“物流问题““商品质量问题赔付”“充值问题”等话术诱骗消费者下载虚假APP、进入虚假网站或加入微信群聊,从而获取银行卡号、手机号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诈骗。


三、毕业季,防诈仍是必修课

又是一年毕业季,“毕业论文”、“求职”、“升学”是毕业班同学们十分关注的话题,也是不法分子眼里的“商机”。


(一)论文代发、代写陷阱

毕业是人生新起点,别让一时的偷懒和侥幸,毁了自己的学术前程和声誉。

1

假冒代写骗钱型

一些不法机构打着“论文包过” 的旗号,利用毕业生面临论文发表压力的心理,骗取高额费用。他们往往先以低门槛、高成功率吸引学生,收钱后再也联系不上。

2

抄袭拼凑敷衍型

有的骗子收了钱,随便从网上抄袭、拼凑内容,根本不管是否符合要求。等受害者发现论文质量不行要求退款时,不是被拉黑,就是被各种理由推脱。

3

威胁举报,二次诈骗型

一些骗子还会威胁受害者,要向学校举报其找代写的行为,让受害者陷入恐慌,进而以“保密费”等名义实施二次诈骗。

(二)虚假高薪 Offer 骗局


部分诈骗分子针对研究生学历高、对薪资期待高的特点,伪造知名企业的录用通知,以 “快速入职”“薪资优厚” 为噱头,诱骗缴纳体检费、服装费、培训费等,或套取个人信息用于非法活动。


(三)留学中介诈骗


对于计划出国留学的研究生,不良中介会夸大院校录取率、伪造名校资源,收取高额中介费后,提供虚假申请材料或无法兑现服务承诺。


(四)档案托管与户籍迁移诈骗

1

虚假档案托管中介

毕业生需要妥善处理个人档案,但一些非法中介会以 “快速办理档案托管”“保证档案安全” 为由,收取高额服务费,却不履行承诺,甚至弄丢档案。更有甚者,利用毕业生档案信息进行非法活动。

2

户籍迁移骗局

部分不法分子针对需要迁移户籍的毕业生,谎称能帮忙办理落户手续,索要 “打点费”“手续费”,收钱后便失联。


诈骗风险不容忽视、反诈知识牢记心中。大家务必下载并打开国家反诈APP、提高个人警惕,过一个安全、愉快的盛夏!


中国计量大学校园"110"24小时报警求助电话

86836110


校园内遇到困难、遭遇意外或遭受侵害等

都请向校园“110”报警求助。


校园"110"全年365天、全天24小时

守护您身边。

END

图文均源于网络

排版 | 陈雯静
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