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一份冬季防震减灾指南请查收丨务必临“震”不乱!
日期:2025-01-09 发布: 关注:
地震(英文:earthquake),又称地动、地振动,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,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。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,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,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。
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。2024年,全球共发生6.0级以上地震88次,地震灾害共造成550人死亡(含失踪),3217人受伤。
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精确预测地震的到来,因此相比地震预测,做好防御、掌握逃生知识及技能也尤为关键。
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。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。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,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,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。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数月,甚至上百年。
若在教室内,应迅速找到桌子、课桌等坚固的物品进行遮挡。若周围没有桌椅等物品,双手保护头部,蹲下或跪地,尽量避免站立或靠近窗户、书架等可能倒塌的物体。
若地震较强,震感明显,切勿随意奔跑或外出。应听从老师或学校工作人员的指挥,保持秩序。如果学校有应急广播或安全指示,按照指引行动。地震停止后,首先检查自己和周围同学的伤情,尽量避免用电器和火源,避免使用电梯,迅速前往指定的安全区域进行疏散。
学校内的安全出口通常有明确标识,应选择就近的安全出口,避免拥挤和踩踏。在疏散过程中,不要返回取物品,优先确保人身安全。若楼层较高,切勿乘坐电梯或跳楼。
要快速判断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,做出应对措施。优先选择开间小、有承重墙的房间,如卫生间、储藏室等进行避险。要选择有结实支撑物的地方,如坚固的桌子或床边。躲避时应该下蹲,一只手用沙发抱枕或枕头等护住头部,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桌腿、床腿等稳固支撑物,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当关闭煤气、电源。
地震结束后,不要急于返回到可能已受损的房间内,确保全家人安全后,前往开阔地带或院子等户外避险区域。
地震发生时,应尽量远离高楼、广告牌、电线杆等容易倒塌的建筑物或围墙、窗户等易碎物品。避免站在桥梁下、隧道内或者其他可能遭遇二次灾害的地方。如果在开阔地带,立刻寻找一个空旷的地方蹲下,双手护住头部,避免头部受伤。
若在驾驶汽车,应减速并安全停靠,不可紧急刹车,并避免停在桥梁或隧道中,降低二次灾害的风险。乘客应尽量远离窗户,靠坐在车座上,保护好头部和颈部,避免因震动受伤。
若在地铁或火车中,地震发生时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和冷静,站立者须握紧扶手,并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等待救援或进行疏散。逃生时,尽量避开交通工具已受损的部分。
①如果被埋压,一定要坚定信心,并设法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空间;
②尽量护住口鼻,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;
③尽量节省力气,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;
④若受伤,尽可能进行包扎,避免流血过多;
⑤尽可能地寻找水和食物,创造生存条件,耐心等候救援人员到达。
冬季发生地震时,除了要关注逃生和避险外,保暖也是一个重要的生存问题,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下,应想办法尽可能保持体温,避免低温伤害。
在震前集体撤离时,快速携带上能提供最大保暖的衣物。应优先选择保暖性好的衣物,如羽绒服、毛衣、保暖裤、厚袜子、手套等,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上毯子、床单到避难处或车上。
如果是在户外避难,应尽量选择背风处或较为封闭的地方,如建筑物的门廊、墙角等地方。有条件时,尽快转移到帐篷及建筑物等避风的场所,防止长时间暴露在严寒的环境中。
若被困在废墟,寻找一些可以暂时利用的资源,如衣物、毯子、纸箱、塑料袋、破布等。将这些物品堆积在自己身边,形成一个简易的“避风屏障”或“保温层”。如果能找到较大的物体,可以用它们遮挡住寒风。
注意观察身体是否出现手指、脚趾、耳朵、鼻尖等部位的发白、麻木、刺痛等症状。尽可能避免这些部位继续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,如果发现有冻伤迹象,可通过摩擦来缓解症状。
灾后条件允许时应尽快找到可以取用的食物和热水。适量的热食、热饮(如热水、热汤)能帮助迅速提升体温,并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。
平时多留心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地点的标识,熟悉最近的安全通道,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撤离。
定期参加疏散演练,通过模拟演练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,学会正确的自救自护方法。
定期检查并保证水、干粮、手电筒、药物及保暖衣物等必备物资的储备,并放置于便于逃生时拿取的醒目位置。
OPPO/一加/真我:设定→安全→SO5紧急联络→自然灾害警报→地震警报
VIVO/IQOO:天气APP→设置→地震预警→启用地震预警服务
苹果/三星/其他手机:搜索“地震预警”关键词,自行下载相关APP
中国计量大学校园"110"24小时报警求助电话
86836110
校园内遇到困难、遭遇意外或遭受侵害等
都请向校园“110”报警求助。
校园"110"全年365天、全天24小时
守护您身边。
图文均源于网络
上一条:快乐寒假 安全随行丨计量安全小贴士拍了拍你
下一条:消防安全无小事,降温不可降意识
【关闭】